范守卫

编辑 锁定
 

个人简历

范守卫,安徽含山人,大学本科学历。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,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楷書委員會委員。


主要成就

近期书法作品获奖或入展:第二届全国楷书大展、第八届全国楹联展、第二届全国大字展。“修羽杯”全国中青年书法百强榜、首届“米芾杯”全国书法大赛特等奖、第五届颜体书法大赛二等奖、第二届"董子杯"全国书法大赛二等奖、第三届“平复帖杯”全国书法大赛二等奖、“赵树理杯”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、安徽省“我的沃土,我的梦"书画创作成果大赛银奖、“改革开放40周年”中国书法大厦书法大赛优秀奖、第五届林散之书法双年展优秀奖等。书画作品在CCTV10、《书法》《大众书法》《书法报》等媒体报道等。

今生与书法之缘

范守卫


早在幼年时,受父亲的影响,开始喜欢写毛笔字。我的父亲上过几年学,而且毛笔字写得好,在当时的农村可算得上“一支笔”。小时候我常常看着父亲为生产队出专栏、帮邻里写贺词、画锅台,特别是春节临近,家家户户都来请我父亲写春联,为此,父亲也常常耽误了家里农活,受到母亲的责骂,父亲总是笑嘻嘻的乐此不疲。后来我上了师范,学校重视“三笔字”,我便成了当时师范学校为数不多会写毛笔字的学生,也成了学校里书画比赛的“获奖专业户”,深受学校老师的嚣重,并荣幸地为每届新生做书法示范。那时条件极差,只有一支毛笔,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字帖、宣纸。16岁时,偶尔在《书法报》上看到首届“江苏无锡书法专科学校”二年制的书法函授招生,我毫不犹豫从生活费中抠出12元钱报了名。平生第一次接受到了较为正规的书法基础学习,学习涉及楷书、行书、隶书、篆书、篆刻古典书论等,从此,我就像一个饥饿的小羊羔,贪婪地吮吸着乳汁……我想,该这候开始,算与书法真正结缘。

临帖方面,遵循 “尊古为师” “学颜(王)出手皆颜(王)”,以求“到位”。研墨孤行三十载,利用业余时间,平地当纸,清水为墨,黄灯青卷,寒暑春秋。楷书初习帖学颜、欧、钟、王,再寻北碑《石门》《张黑女》,后回归鲁公,难得一味;行书入手二王、米襄阳,再慕颜、苏、黄,止步庭外;草、隶、篆、刻浅有涉猎,不得入门。仰面悟先贤之风骨,伏案摹法帖之精妙。

书法创作方面,在效仿古碑帖的笔法、字法、墨法、章法等基础上,结合绘画等姐妹艺术,力求新意,写出“味道”。虽然后来我没有直接的去拜师学艺,但我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多年来的书法动向,主动思考,坚持古碑帖、生活是我最大的老师;同时数次观摩全国书展,向知名的不知名的书法同道请教,反思内省。从中国画和音乐中顿悟书法中的墨法、章法与节奏,从古诗文赋中感受书法或雄健或温婉之韵味,从社会生活中领略书法的社会价值和它特有审美情趣。我在书法创作时都是根据文本内容来决定章法、墨法和书写状态的,都是打好腹稿一气写就(出现错字丢字除外)。我一直以为我的书法作品不是最好的,但我要尽力去追求书写和文本是相对契合的。“才成于专而毁于杂”(林散之语),近年来,我以颜体书为主攻对象,反复临习读阅《李玄靖碑》《自书告身帖》《竹山堂》《祭侄稿》《裴将军》行书“三稿”等颜真卿近30多帧楷、行书法帖,潜心临习,反复琢磨,并结合钟、王的小楷、手札,逐渐形成目前书法创作的基本样式。

“书法跟人走,人俗字也俗”。谙熟传统法帖、笔耕不辍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和前提,同时还要习古不泥古,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、提升自身的内在修养。

书法学习,一开始就是我的兴趣使然,也成为我人生的一大业余爱好,我将努力做到“快乐人生,开心书法”。“写字-书法-艺术-文化”是我书法学习的方向和目标,我将会一直践行下去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2019年12月28日


社会活动照片

 
 

作品鉴赏